改革越深入,對開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開放水平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 上海自貿試驗區,再一次站在了改革向深、創新向實、開放向未來的歷史前沿
改革越深入,對開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開放水平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加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2023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80條措施。經過一年多的先行先試,80條措施已基本落地,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了“自貿經驗”。
為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試點經驗,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將試點成熟、成效顯著、風險可控的77條試點措施向更大范圍復制推廣。
上海自貿試驗區,再一次站在了改革向深、創新向實、開放向未來的歷史前沿。記者近日深入上海自貿試驗區,探尋上海“自貿經驗”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的蓬勃脈動。
制度創新“試驗田”
夏日炎炎,上海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毗鄰的南港碼頭上,24歲的滾裝碼頭駕駛員郭曉剛,駕駛著一輛新能源轎車,從碼頭開上滾裝汽車船“內斯特之光”,很快這艘船就裝載著1600多輛中國出口的汽車前往南美。
2025年7月2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南港碼頭,一批新能源汽車駛向一艘滾裝貨輪。新華社記者 楊有宗 攝
上海自貿試驗區“80條”明確,試點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開展區港一體化管理,允許在口岸區域開展物流和加工,取消貨物堆存期限限制。
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有限公司臨港碼頭運營部計劃調度科經理龔亮說,得益于“區港一體化”模式,結合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線徑予放行”政策,一艘滿載量為5000輛汽車的滾裝船通關時間能節省約一天半,由此帶動汽車進出口通關效率提升50%以上。
2025年7月2日拍攝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新華社記者 楊有宗 攝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綜保處主任科員袁乾鵬介紹,隨著從“船等車”變為“車等船”,今年上半年,上海南港外貿進出口車輛達29.3萬輛,同比增長32.58%。
根據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這一措施被明確推廣到全國的其他自貿試驗區。這意味著,未來中國更多“東方大港”將提升作業效率,進一步提升在全球范圍內的吸引力。
像這樣從上海走向全國的“自貿經驗”還有不少。
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介紹,經過一年多的先行先試,80條措施已基本落地,開展了一批引領性、標志性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含金量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了“自貿經驗”。
“將試點成熟、成效顯著、風險可控的77條試點措施向更大范圍復制推廣。其中,34條復制推廣到其他自貿試驗區,43條復制推廣到全國。”唐文弘說。
自貿試驗區是改革開放“試驗田”。“截至目前,國家層面已經累計復制推廣了379項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商務部自貿區港建設協調司司長孟華婷說。
唐文弘說,在自貿試驗區自主開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試驗,并向更大范圍復制推廣試驗成果,是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彰顯了我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踐行自由貿易理念的鮮明立場,也將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發展動能“加速器”
優化國際中轉集拼平臺運作模式、制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等推廣到其他自貿試驗區,實施數據安全管理認證制度、鼓勵采信商用密碼檢測認證結果等推廣到全國……自貿試驗區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也是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上海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值超9000億元,占全國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值比重超26%。伴隨著“80條”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一個個新業態崛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4年12月18日拍攝的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洋山港口岸的國際中轉集拼中心,一批來自日本橫濱港的小量電機拆箱后不久,再次裝箱,與其他不同來源的貨物一起中轉集拼發往斯洛文尼亞。拆箱、入倉、裝箱,分別在短短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上港物流拼裝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榮說:“‘拼箱搭船出海’的價格更低、速度更快、班次更多,2024年我們完成了3萬標箱的國際集拼業務。”
這一變化來源于“80條”中提出的措施:優化國際中轉集拼平臺運作模式,吸引全球拼箱企業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設立拼箱中心,允許開展出口拼箱、國際中轉拆拼箱等多業態同場作業。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說,得益于“80條”,上海聚焦航運便利化,境外啟運、洋山中轉、運往第三國的貨物免于檢驗,優化國際中轉集拼運作模式,中轉集拼貨物整體作業時間減少50%,作業成本進一步下降,效率比肩國際領先水平,更帶動洋山港國際中轉集拼貨物比例從12.6%提升到18.6%,在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排名躍升首位。
通過“80條”蓬勃而生的創新業態,不僅體現在看得見的貨物貿易,更體現在“看不見”的服務貿易。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得益于“80條”,上海聚焦企業訴求最高頻的行業,制定金融、貿易、航運三個領域的數據跨境流動負面清單,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數據跨境流動的合規成本,數字貿易創新進一步提速。
2025年7月2日拍攝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新華社記者 楊有宗 攝
“在負面清單基礎上,我們還專門編制出臺了更加細致的數據出境操作指引。”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數據處處長陸森說,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年多來,為200多家中外企業提供一站式數據跨境服務,推動近20家企業成功備案,助力其高效合規開展數據跨境活動。
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李登高介紹,得益于“80條”,上海數據交易所的國際專區發展跑上“快車道”,已吸引超過20家國際數商合作,成功上架了近200款國際數據產品,廣泛覆蓋了專利、金融、生物醫藥等多個關鍵領域,促進了全球數據互聯互通。
吳偉說,上海自貿試驗區依托上海數字貿易蓬勃發展的優勢,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注重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賦能,實現數據要素的流通交易互聯互通,2024年上海數字貿易進出口達到1095.3億美元,同比增長4.9%。
中國開放惠世界
“中國游實在是太便利了。”馬來西亞游客甄娜連感慨道。
記者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喜茶門店看到她時,她正通過馬來西亞電子錢包Touch 'n Go eWallet上的小程序下單,英文下單界面、實時匯率結算、即刻收到取餐碼,幾分鐘內“一氣呵成”。
得益于“80條”中的“開展數字身份跨境認證與電子識別”等措施,現在來華外籍游客可實現“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支付便利化全覆蓋。
2025年7月3日,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支付寶大廈,參觀者在聽工作人員介紹Alipay+“外包內用”和支付寶“外卡內綁”兩套便利入境支付方案。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螞蟻集團跨境業務管理部副總經理劉歡介紹,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指導下,通過Alipay+“外包內用”和支付寶“外卡內綁”兩套便利入境支付方案,“2024年全年帶動入境消費額和入境交易筆數,同比增長均超過3倍”。
“要加大‘上海經驗’的復制推廣力度,支持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等措施推廣到相關自貿試驗區,將優化電子支付服務等措施推廣到全國。”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負責人紀敏說,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其他的金融管理部門,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繼續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化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和推動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2025年3月19日拍攝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畔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以自貿試驗區為代表的中國對外開放“雁陣”,不斷實踐制度創新、拓寬開放合作空間,與世界各國共享互利共贏新機遇。
近年來,車厘子、藍莓、牛油果等進口水果在中國“走紅”,如何讓海外果農更好分享中國市場機遇?“80條”中這條措施成效明顯:試點對在境外已實施檢疫處理的水果簡化境內檢疫措施,深化與進口國的協同合作,推動監管數據互認,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減少企業通關時間。
在實踐中,上海海關與智利農牧局“攜手”建立了數據信息雙邊互認模式。智利企業在水果裝箱時,按照約定將溫度探針校正等信息通過系統發送中方,海關關員通過線上系統進行驗核,從而減少現場掏箱,顯著提高通關效率,減少企業通關成本,進一步促進雙方經貿往來。
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司負責人杜朝新說,簡化境內檢疫措施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海關總署已在全國海關推廣實施。截至目前,共計有1.05萬票水果采用了該模式進行通關。
唐文弘說,商務部還將與各地方、各部門一起,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支持自貿試驗區進一步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驗。密切跟蹤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演進的趨勢,進一步主動拓展試點對接范圍,試點一批有利于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創新舉措。在市場準入方面加大壓力測試力度,推動電信、互聯網、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
文字記者:周蕊、謝希瑤、楊有宗
視頻記者:孫青、周蕊、岑志連
海報設計:徐菁
統籌:儲興華、杜宇、王靜頤、趙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