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大地上
藏著比碑文更為久遠的史書
那些在歲月里站成永恒的古樹
2025年8月15日
中國郵政擬發行《古樹名木》特種郵票1套4枚
山西晉祠國槐入選其中
據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
山西古樹名木超過10萬株
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1200余株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古樹名木數量多、種類豐富
側柏、國槐、松樹、槭樹、楸樹
都是山西常見的鄉土樹種
每一圈年輪
都是時光的密碼
每一片新葉
都在續寫自然與人文交織的傳奇
今天
循著這些古樹的身影
講述那些與歷史共生的生命奇跡
01
狄村國槐
在太原狄仁杰文化公園的一隅
矗立著一株穿越千年的古槐
據《陽曲縣志》記載
狄母帶年幼狄公遷居
遇見這片書聲瑯瑯、親鄰和睦的土地
為寄托對安穩祥瑞的期盼
親手埋下一粒槐種
1300年過去
國槐
枝繁葉茂,年年開花結籽
以14.8 米東西跨度
10米南北延展的樹冠
如一把巨傘
撐開 8.6 米的高度
將千年光陰溫柔籠罩
仿佛延續著那份“心誠則靈”的傳奇
觸摸樹皮
仿佛能聽見當年的書聲
恍惚間
狄母倚槐教子的身影
與眼前蒼勁枝干重疊
似一位靜默的長者
訴說著一段永不褪色的人文記憶
02
介休秦柏
晉中市介休市西歡村
一株秦柏傲立于天地間
2650歲了
這棵相傳自秦朝存續至今的古樹
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被稱為:“華夏第一柏”
樹高 15 米,主干腰周達 11.8 米
枯皮脫盡卻依然煥發勃勃生機,虬勁枝干盡顯傲骨
是北方古柏的杰出代表
春夏時節,新綠悄然爬上秦柏枝頭
與古樸蒼勁的枝干相互映襯
宛如一幅穿越千年的水墨丹青
引得四方游客與學者紛至沓來
斑駁樹影間
仿佛感受到了古樹承載的厚重人文記憶
感受到那份永不磨滅的頑強生命力
03
原平龍鳳楸
原平市扶蘇廟前
兩株古楸樹宛如守護時光的老者
這就是聲名遠揚的 “龍鳳楸”
北邊的龍楸已佇立約 2000 年
南邊的鳳楸也度過 1300 多個春秋
千年風雨未曾消磨它們的生機
依舊枝葉濃密
透著古樸蒼勁的氣息
龍楸的 “王者風范” 格外奪目,
它樹胸圍 13.2 米,高 35 米,
憑借最長的樹齡、最大的胸圍,
贏得 “華夏第一楸” 的美譽,
也是中國現存楸樹中
樹徑最粗
樹冠最高
年輪最長的一株
04
永濟麻櫟
永濟市張家窯村的東南山神廟旁
兩株麻櫟靜靜佇立
它們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 —— 橡樹
已有 4200 年的樹齡
是山西省樹齡最大的古樹
被譽為“古橡之王”
相傳它們是由舜的弟弟為守護他所栽
受舜帝褒揚
得名“象樹”
它們比肩而鄰,宛如一對夫妻
默默守護著這個小村莊
因為生長在山神廟旁
村民們懷著敬畏之心
讓它們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樹高 13 米,冠幅達 20 米
壯碩而滄桑
山風拂動
枝葉摩挲聲與神廟的晨鐘暮鼓遙相呼應
仿佛在延續著跨越千年的對話
05
霍州白皮松
霍州市韓壁村
有一棵聞名遐邇的白皮松
國家一級保護古樹
被尊稱為 “霍山神松”
樹齡超 1000 年
樹高15米,胸徑280厘米
冠幅東西為27米,南北為21米
冠圓平頂,形態美麗
樹皮雪白
與淡青粉綠的枝干相互映襯
遠遠望去,亮堂醒目
從歷史淵源看
明清帝王先后六十九次前來祭拜
傳說唐王李世民在霍邑之戰得勝
或也與這棵神松庇佑有關
它是歲月的見證者
目睹了朝代更迭、人間興衰
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
2004 年
以這棵樹為軸心的一公里范圍
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命名為新石器時代 “韓壁遺址”
06
和順元寶槭
生長在和順縣青城鎮神堂峪村
樹齡500年的元寶槭
被評為“中國最美古樹”
又名元寶楓
為著名秋季紅葉景觀樹種
這棵元寶槭樹高22米
胸圍510厘米
主桿高2.1米
2.1米以上分為兩杈
樹冠遮天蔽日
當地人說“先有五角楓,后有神堂峪村”
足見其古老且旺盛的生命力
青城鎮人杰地靈
文化底蘊深厚
自然風光怡人
楓葉丹紅
驚艷秋色
07
沁水紫丁香
在沁水縣中村鎮下川村的山野間
矗立著一位三百年的 “時光守望者”
那株被譽為 “中國最美古樹” 的紫丁香
它以 10 米的身姿刺破蒼穹
四株同根的主干需三四個成人合抱
即便樹干已中空三分之二
斑駁的樹皮下仍奔涌著倔強的生命力
它是“華北最大紫丁香”
每年花開時節
淡紫色的圓錐花序綴滿枝頭
濃郁的香氣漫過山谷
它是村民口中的 “分脈樹”
樹干的紋路里刻著村莊的興衰
樹洞的回聲里藏著代代相傳的祈愿
三百年歲月流轉
它把芬芳釀成永恒
成了下川村最動人的民俗圖騰
08
古縣白牡丹
臨汾市古縣三合村
有一抹穿越千年的雪白
靜靜綻放在時光的長河里
這株我國現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
自唐朝起便扎根于此
歷經 1300 多年風霜
依舊風骨傲然
被譽為 “天下第一牡丹”
株高 2.3 米,叢圍 16 米
冠幅面積達 33.2 平方米
每年 4 月底至 5 月初
如圓盤的潔白花朵簇擁綻放
似雪覆枝頭,蔚為壯觀
兩株同根而生的姊妹牡丹相伴左右
金色花蕊點綴著粉白色花瓣
芬芳四溢,惹人沉醉
這些古樹
它們深扎黃土
把根須伸進華夏文明之源
將枝葉舉向唐宋的月光
用皴裂的樹皮
記錄著山西的千年風雨